2024年8月暑假期间,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学生40支队伍参与多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竞赛。这些竞赛涵盖了物理教学技能、物理实验创新、智能制造、电力工程实践等多个领域,参赛师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了数项荣誉,展现我校学子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一、在第十五届“格致杯”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斩获特等奖
2024年7月19日至21日,我校组织了17支队伍参加了第十五届“格致杯”物理师范教师技能展示和交流大赛,共获得了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




本届“格致杯”比赛由教育部基础教育物理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物理教师》编辑部与《中学物理》编辑部主办,通化师范学院承办。活动聚焦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核心素养培养,突出物理学科育人特色,开展物理创新教学设计与实验案例研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08所高校的15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此次竞赛不仅展示了我校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也为师德养成、专业基础夯实及教师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物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在第一届西南地区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斩获一等奖
2024年8月5日,第一届西南地区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西南地区预选赛圆满结束。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10支参赛队伍获得了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和1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其中,鲁建康、彭鸭萍等同学的作品《基于菲涅尔双面镜干涉辅助磁场测量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荣获云南省唯一的一项一等奖,展示了我校在物理实验教学与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本届比赛共汇聚了来自西南地区58所高校的369支精英团队2000余名师生参加比赛。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全国高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是目前国内挑战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物理类竞赛之一,也是唯一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的物理类竞赛。
三、在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
2024年8月9日至12日,在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的第三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中,我校两支参赛队伍分别荣获全国赛一等奖、二等奖,指导教师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


四、在“象新力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力创新设计竞赛获多个奖项
2024年8月9日—12日,在中国电力教育协会主办的2024年“象新力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力创新设计竞赛中,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9支参赛队伍表现出色,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本届比赛共覆盖29省份,244所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的1276支参赛队伍共计6225名本科、研究生和高职学生参赛。


“象新力杯”全国大学生电力创新设计竞赛是聚焦能源电力行业技术发展的唯一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通过比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其创新潜能,为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筑基聚智。
五、首战第18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获得好成绩
我校两支参赛队伍首次参加第18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获得省赛特等奖和二等奖,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一项。该赛事是在教育部与西门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下的一项国家级A类赛事。在设备条件缺乏的情况下,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克服重重困难调试训练,勇获佳绩。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紧紧围绕“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品行好,上手快,后劲足,能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全过程、多层次、立体化的学生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参与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程、实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促进我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个专业竞赛全面开花,不仅展示了学校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同时也是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品德养成、专业基础夯实及专业素养培养的成果。学校将继续支持、鼓励各学院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供稿: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审核:钟振华
编辑:耿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