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校友汇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楚师校友】全国优秀特岗教师邵本娟:峡谷之畔 育梦之光——一个师范生的逐梦之路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4日    点击:    审核人:    编辑人:袁双云    



邵本娟简介

2016年7月 毕业于楚雄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

2017年9月-2024年7月 担任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中心小学班主任、团委书记

2024年9月 调入德宏州盈江县第二小学 担任副班主任 小学数学、科学老师

获得奖励

2018年9月 被普拉底乡中心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2018年11月 在普拉底中心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山水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2020年9月 被教育部教师司评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报告团成员”

2020年9月 被首都师范大学聘为“学生成长导师”

2021年6月 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评为“未来造梦师”

2021年9月 荣获怒江州2021年第六届“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说课比赛小学组二等奖

2021年9月 被普拉底乡中心学校评为“优秀教师”

2022年1月 被怒江州教体局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2022年3月 被贡山县教体局评为“骨干少先队辅导员”

2023年6月 被普拉底乡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

2024年5月 被贡山县教体局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2024年5月 被云南省教育工委评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我的大学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是楚雄师范学院2012级地理与旅游学院周兵老师。记得大二时周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去紫溪山踏青,出发前他问大家:“你们能讲清楚紫溪山的来历和其名字的渊源吗?”全班同学一脸茫然,不停摇头。接着周老师说:“现在很多人旅游就是去景点拍个照,打个卡,走马观花似地匆匆一瞥,忽略这个景点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今天我当一次导游,请你们从游客角度感受一下单一的游玩和带着历史文化背景的游玩有什么区别,并认真分析我们这个专业存在的意义和今后学习的目标。”那天,周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紫溪山的由来和其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让我一下子对景点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故事充满了兴趣,对所学专业有了极大信心。后来周老师告诉我们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作“研学旅游”。如今,这种教学方式已成为我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沟通师生情感的教学方法。如当年我的班主任一样,我时常带着学生们去怒江边踏青,让他们在享受大自然赋予怒江独特风光的同时,教会他们用科学知识分析大自然的壮观和神奇。如有的同学会问:“为什么怒江夏天经常下雨而天气却很热?为什么怒江的冬天那么冷?为什么怒江有大峡谷?……。”当我耐心地跟他们讲解完后,他们眨巴着可爱的小眼睛,开心地说:“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像老师一样懂那么多的知识。”那一刻,我看见了孩子们眼里的光和对未来的憧憬,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当一名好老师的信心和决心,演绎好“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的教师角色。

教学故事

2017年8月,通过特岗考试的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任教于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中心小学。学校位于怒江边上的一个小镇,规模不大,共有七百多名师生,大部分学生是傈僳族。这里的老师热情友善,学生活泼可爱。尤其是老师们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关怀备至、照顾有加,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尽快适应新环境新岗位。我接手的第一批学生是一年级的25名孩子,大部分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也听不懂普通话。于是,我和搭档胡玉梅老师就想了一个办法,让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和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做同桌,把听得懂普通话和听不懂普通话的孩子安排坐在前后,让能听懂普通话的孩子当翻译,重述老师的上课内容。慢慢地,原先听不懂普通话的孩子们学会了听普通话、说普通话,当翻译的同学通过重复上课内容,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良性互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学效果也显著提高。学期末的考试成绩出来,我和全班同学都欣喜万分。我们的成绩居然排列在中心校的前茅。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的学习斗志,让我对今后的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在随后的两年半时间里,我利用课余时间一一走访了班级25个家庭,把他们的家庭情况用EXCEL表格罗列出来,备注好特殊家庭、需要重点关注的家庭、需要特别关注的孩子等信息,利用课余时间与特别关注的孩子聊天,问询情况,然后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情况,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心中有数。有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孩子的成长成才更加有保障。

年轻老师的优势就是精力充沛,活力满满,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纯粹之心,愿意去干自己认为值得干、又有意义的事。每年春天,我们几个年轻教师会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趣味运动会和班级文艺汇演,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享受运动和音乐带来的快乐,尽享童年的美好时光。此外,学校还不定期开展徒步和野炊活动,让孩子们感受怒江独特的自然之美,感受阳光下自由呼吸的愉悦,让他们的童年更加充实。或许,这就是乡村教师得天独厚的优势吧,能够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在蓝天白云下观察花草树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去体会它们的生活习性、生长规律,在观察中学习,在观察中成长,深刻体会物种的差异,感受生命的力量和意义。

如今,我已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7个年头。七年的教学生涯里,我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蜕变,感受到了教育者的幸福。时间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那些曾经在我生命中留下过美好回忆的孩子们是我前行的一道光,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从教,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

荣誉与责任

2020年9月,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被评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得到教育部部长的亲切接见,并作为云南省唯一的代表,走进了教育部礼堂,作了《我家住在怒江边》的报告。

这不是一段地理位置的描述,而是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情感与责任的宣言。我的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透过麦克风传遍每个角落,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的心。“怒江的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也滋养了我的教育情怀。”话语简单而深刻,讲述了我在偏远山区默默耕耘,面对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条件艰苦的挑战,依然坚守岗位,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孩子们求知的明灯。

作为特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有心理准备的。当被分派到贡山县教学点腊早小学,看到简朴的校舍,仅有的70多个七、八岁的孩子时,心里有一丝“心痛”的感觉。那是一种对乡村教育的心疼,对孩子们的怜惜。那时,我就立志把自己当作一块磁铁,让孩子们离家不离爱,感受到这个年龄应得到的关心和爱,要像一块磁铁一样把孩子们紧紧吸在我身边。因此,教学之余我会把大块时间放在与孩子们的聊天上,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学习情况,解答十万个为什么。对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更是耐心细致地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点燃对知识的热爱。同时,我根据小学教材的特点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拟定教学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就这样,我很快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和爱戴,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老师的价值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期末考试他们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成绩越来越好,这让我无比欣慰,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职业,更加珍惜我的学生。

因为踏实,所以被看见;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只是做了一个平凡又普通的乡村教师工作,尽了一名教师应有的责任,却收到了来自学校、家长和学生们的赞扬和肯定。2020年,学校提名我参加全国优秀特岗教师评选。在评选过程中,我展示的教学案例、学生评价以及展现出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打动了评委。评委老师对我的评价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最终,我被评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面对荣誉,更多的是忐忑。因为我做的远远不够。面对那些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的孩子,我能做的实在太少。

2024年,我再次荣幸地被我的大学推荐评选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经过再次的资料准备、事迹展示、专家评审等流程,我荣幸地被云南省教育工委评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这是对我多年来坚持为基层奉献的肯定,也是对我坚守教师岗位的肯定。这份荣誉将更加激励我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上,为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知识与希望。

对教师而言,幸福就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我在教师岗位上体会到了。当你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看到一张张可爱笑脸,听到他们那一声声稚嫩的“老师好”时,你是幸福的;当上课时有学生举手发言,下课后有学生来问你问题,放学时有学生跑来和你道别时,你是幸福的;当你看到被你一点点教育成懂事、有礼、上进、眼睛都会发光的孩子时,你是幸福的。幸福的感觉就像一束光,能够照亮你的内心,照亮你的生命,由此人会变得更加坚定和从容。

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在这片希望的原野上。

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你有涌泉一样的智慧和一双辛勤的手,不管你身在何处,幸运与快乐时刻陪伴着你!


供稿:学生处

审核:李飞

编辑:袁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