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5日,学校组织师生代表170余人到楚雄州元谋县红军长征革命遗迹龙街渡开展以“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之重走红军长征路现场教学活动。通过本次重走红军长征路现场教学活动的开展,参与师生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建国立业的艰苦卓绝,提升了师生的精气神、坚定了理想信念,进一步巩固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该活动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让我们一起倾听师生的感想。

语言文化学院组织员 旃小桐
一程山路,蜿蜿蜒蜒;一段心路,思绪翩翩。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耳边一直回旋着“战士双脚走天下”的旋律,脑海里浮现着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当元谋38℃的气温与我走在长征路上沉重而澎湃的心理温度碰撞时,我体会到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豪情与意志,领悟到了长征精神的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定当不忘从教初心,发扬长征精神,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

教育学院辅导员 陈燕芳
这是一次有着重要意义的“红色教育之行”,重温革命先辈们走过的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启迪和净化,感受到了长征精神带给我震撼心灵的交流和感动。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了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更能感受到身上神圣的使命和责任。重走长征路是新时代青年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精神追溯,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人生的“长征路”,免不了有痛苦、挫折、迷茫,但希望总是在的,哪怕只有星星之火,也要勇毅前行。

管理与经济学院辅导员 章琴
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元谋县龙街渡口的旅程。我们唱红歌,追寻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体验了酷暑下的炙烤,见到了当年红军在元谋胜利渡江的渡口,参观了元谋红军长征纪念馆。追忆往昔,我感慨万千,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对红军战士们充满了敬意,长征精神更深入我心。展望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将脚踏实地,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做到困难面前不低头,矛盾面前不退缩,始终葆有信仰、信念和信心,充分展现热情和干劲。

党委宣传部 于建波
滔滔金沙江,奔腾不息,见证岁月激荡变迁;漫漫长征路,磨砺初心,书写奇迹壮谱新篇;浩浩凌云志,视死如归,忠魂万古感泣人间;殷殷赤子情,赓续血脉,高扬旗帜改换地天!——致敬每一位英勇的长征战士。

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政1班 武婧荣
在热浪中走过一段长征路,最令我感动的是老师微党课环节讲到的军民鱼水情。作为一名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深刻领会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红军长征如此艰辛,血战、激战、抢渡、巧渡、飞夺等词语,浮现在我们眼前,红军常打胜战,战功赫赫,为我们创建如今和平安定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相较于红军长征路中的苦根本不算什么,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19思政1班 涂晓鸣
走时代长征路,扬红色精神谱。来到元谋县红军长征纪念馆,领会伟大长征精神,感悟信仰力量,汲取奋进力量,学习担当力量。午餐时忆苦思甜,听着老师们讲述长征的艰苦历程,我更加明白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王锡林教授以微党课形式讲授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我深深感受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思政2班 张思会
在这个漫长的路程中,一路红歌相伴。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在金沙江边用红军餐,心中伴有敬意。在党史小故事环节,老师分享了红军长征过元谋的故事,故事很生动,细节之处体现了英勇红军的智慧和谋略,这让我对红军的智慧和毅力更加敬佩。党旗在金沙江上迎风飘扬,充满了力量。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没有叫苦叫累,体验了红军当年的艰辛,思想得到了净化,信仰也更加坚定,6月25这个星期六也变得不凡。

马克思主义学院20级思政2班 梁挺
回顾那段艰难岁月,红军先辈们不畏强敌,敢于较量,点燃革命火种,传播声音,结下军民渔水情谊,流传千古。红军先辈让人崇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倍感珍惜。

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 徐少梅
滔滔江水,暖心故事,党旗飘扬,红歌飘荡,踏足红军长征故地,在旗帜的引领下开始“长征”,在前进中汲取党史力量,在向前的步伐中锻炼筋骨,坚定理想信念,做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对党的热爱与向往溢满心间。

马克思主义学院21级思政专升本2班 鲁贵芳
长征精神是没有句号的英雄史诗,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感谢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前辈,让我们能够身处太平盛世。

语言文化学院21级汉语言文学1班 余庆禧
从课堂到元谋红军长征纪念馆,从红色旧址和革命文物中赓续红色血脉,让我们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才不负盛世年华。微党课讲述了红军长征时解决钱粮物资所采用的种种方式,体现了红军严明的政治纪律和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王锡林教授关于红军长征过元谋“巧渡金沙江”的故事中,我仿佛看见了战士们不顾一切争分夺秒的身影。现在生活在革命先辈的理想中,这盛世年华是多少英雄心中的理想世界,何其有幸,生于华夏,长于盛世。

管经学院2021级财务管理 朱欣莹
山水有责,长征有路,百年征程,落笔青春。行走在元谋这片古老而神奇的革命热土上,眸前暮然浮现的是革命先辈们戮力齐心、奋勇争先的背影;明烛闪动,风翻涌,想起的是红军们“巧渡金沙江”“抢占龙街渡”的壮丽画面。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更应该发扬长征精神,传承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品质,进而展意气风华,涌青春后浪。时代在进步,我们亦是时代的追梦者,生活的赶路人。

语言文化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2班 宋建波
烈日当空,元谋的气温和阳光热烈地迎接着我们,徒步四公里,使我们汗流浃背,也深切体会到了长征途中的不易。瞻仰了红军长征时所留下的物件,以及巧渡金沙江时所途经的渡口,震撼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心疼。正是他们以血肉之躯负重前行,才守护着人民一步步走向现世的繁荣昌盛。

语言文化学院20级人文教育 周雪琴
重走长征路的队伍在金沙江畔驻足,师生整齐划一、放声高唱红歌,嘹亮的歌声热烈而真挚地歌颂着那些救国救民、不惜牺牲一切的红军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教育学院21级小学教育公费1班 马长洁
临近江边乡时,沿路的山川已使我感到震撼,山势绵延,雄浑粗犷,险峻陡峭,许是地质原因,山体几乎成黑褐色,不着植被。绵延的山体好像这长征路,不知何处为终,置身山谷间,我的思绪绵延到八十多年前……
一路走,一路想,参观完红军长征纪念馆后,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江波涛汹涌,长征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供稿:宣传部
摄影:大学生记者团(杨应云、李启瑞、何雪凤、周雪琴、梁挺)
审核:刁国庆
编辑: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