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校团委联合团市委在楚雄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楚雄段)暨彝族火把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举办主题研学体悟暨“青马工程”校地共建活动。活动以“青马工程”为载体,通过红色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深度融合,引领青年群体感悟初心使命,勇担时代重任。校团委、团市委、楚雄兴泰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校地青年代表等50余人参与活动。
沉浸式研学:红色基因与非遗瑰宝的时空对话
全体成员参观体悟楚雄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楚雄段)“彝族火把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在展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从红军长征经过楚雄的历程及重要历史事件中,深入了解了楚雄地方党史、长征精神在楚雄的生动故事,同时感受了楚雄丰富的民俗文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医药、工艺美术以及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青年在触摸历史纹路中坚定文化自信。

青春对话:五四精神照亮新时代征程
在五四运动106周年纪念节点,活动特别设置“青春·信仰·担当”主题教育环节。通过播放《何为青春 青春何为》视频,青年朋友们一同走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刻感受五四精神的磅礴力量。
在“总书记回信精神”专题学习中,学生骨干赵馨媛同学带领青年深入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二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分队队长周佳贺动情分享: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当我接过这份延续十九年的接力棒时,我深切地感受到属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青春温度。我们既是夯实基础的“筑基者”,更是开拓孩子们视野的“点灯人”。

青春誓言:在传承创新中书写担当
研学交流环节,四位青年代表结合实践经历畅谈感悟,纷纷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争做长征精神的践行者、五四精神的传承人、传统文化的创新者,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此次活动构建了“红色教育+非遗传承+实践育人”的三维培养模式,不仅让青年朋友们从非遗传承中感悟坚守,在五四精神里汲取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接下来,校地双方将以此次共建为契机,持续推进“青马工程”实践基地建设,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新动能。

(供稿:校团委;拍摄:陈晓景、陈韶涵;初审:尹坤萍;复审:王波;终审:马文军;编辑:袁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