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高校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行动的通知》和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结对行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通知》要求,学校与云南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行动。为加快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实践基地育人作用,不断提升我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我校于2024年11月29日邀请云南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参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理论研讨会。云南艺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付梅,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瑞琪,戏剧学院副院长和建元,《大河》主创团队学生代表,楚雄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施红星,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马文军,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此次研讨。研讨会由马文军主持。

施红星对王建才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高度评价云南艺术学院原创戏剧教育精品《大河》,并感谢云南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一直以来对我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帮助和指导。他从教育强国、思政引领力、网络育人、拓展实践形式等方面谈到了对“大思政课”的认识。他表示,希望两所院校加强沟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平台,以两所院校“结对子”作为纽带,在“大思政课”建设中走深走实,不断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含金量”和吸引力,促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王建才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从“如何使艺术类专业课堂教学和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谈到对“大思政课”建设的认识,并从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挖掘云南特色教育资源、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等方面提出思考。
付梅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云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的具体举措,主要从培育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三方面入手,结合学校及学生情况,整合思政资源并以艺术表演的形式呈现,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和建元对云南省首部教育剧场戏剧作品《大河》的创作背景、剧目内容、剧目的思政价值和启示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其他与会人员就加强和改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思考进行了深入讨论。

此次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必须把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做好与云南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结对行动,推进我校“大思政课”发展,奋力谱写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刁国庆
编辑:冷梦娴